从公知到公敌,“风流才子”高晓松出身清华世家,却被骂到关直播

在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。

少年时,很多人都曾有过一个清华梦。走在顶级学府的校园里,本身就已经是优秀的明证。不过,这也许是很多人的人生高峰,却是高晓松一开始就不费力气站立的起点。

出生在清华世家,成长于摇滚少年,一曲《同桌的你》走红大江南北。他就是高晓松,最早一代的音乐才子,最初的一批公共知识分子,很少有人没听过他,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他。

2020年6月,在一次蜻蜓FM、人民文学出版社等联合发起的“名人读名著”活动中,高晓松本以为会是一场轻松的活动,涌进直播间的却是对他的怒骂。

高晓松匆匆忙忙关了直播间,但人们却都看到了这一幕。高晓松翻车了——以文化人自居的他为何会走到这一步,如果了解了他的人生,也许就能从中找到答案。

清华世家

1969年11月,在北京深秋的寒意里,一个知识分子荟聚的家庭里却是喜气洋洋。他们刚刚迎来了一个小小的孩子,孩子总是伴随着希望,这个出生不久的孩子,后来被起名为高晓松。

1945年,随着日本宣布投降,一名移居瑞士的博士激动的难以成眠,一年后,张维就迫不及待地终止了工作合同,抛弃了优越的生活,携妻带女,从法国马赛港坐船,途经西贡、香港,历经艰辛,一路辗转回到了上海。

回国后,他收到了知名大学的聘书,并且最终去了清华大学,在北京的顶尖学府贡献自己学识和研究成果。而妻子陆士嘉在清华大学航空系任教授,而他们的女儿张克群师承梁思成,在建筑业颇有成果,儿子张克潜是清华教授兼博导,满门书香,一室芝兰

张克群就是高晓松的母亲。高晓松出生在北京西单四合院里,在清华园里长大,小时候,他遇到不懂的问题,父母就给他写张纸条,让他去大院里找人问。最有学问的那批知识分子都住在大院里,随便推个门进去,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

在浓郁的文化气息熏陶里,高晓松本该如同父母期望的那样,向着学识渊博的方向长大。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在这个家庭,糟糕的父子始终是一个问题,高晓松记得,无论生活还是课业,他从未问过父亲一个问题。

矛盾的中心,也许在于父母对孩子前程的规划,让高晓松感到难以忍受。在报考大学时,他本想去浙江大学,但父母要求他去清华。谈判时父母说:“你不能自由的时候把西方的东西拿出来,要钱的时候把东方的东西拿出来。”

最后衡量一番,高晓松选择去了清华大学,然而这些经历深深缠绕在他心里。越是感到父母的控制欲,很多人成年后越是会弥补式的叛逆。而在很久的一段时间,高晓松崇尚自由,喜欢和别人争、不愿被指手画脚的人。

而父子矛盾,并没有因为高晓松在清华上学得到了缓解,随着高晓松在1991年的大三选择退学,家庭问题也彻底被激化了。

退学和创业

1988年,高晓松走入了清华大学,以一名电子工程系新生的身份,专业是他自己选择的,系主任张克潜是他舅舅。然而在清华大学里,他最出名的身份不是学霸,而是音乐才子。

这是个特别的年代,社会刚刚迎来改革开放的新风,人们开始关注自我,在年轻人的眼里更是崇尚自由、个性,在那时候的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,鲤跃龙门,有着强烈的自信和底气。

在大学里,高晓松搞起了乐队,校园民谣异军突起,成为了一时的潮流。有一次,一个叫老狼的学生经人介绍找到了高晓松,高晓松是乐队鼓手,乐队正好缺了个主唱,一切就正好凑上了。

到大三这一年,高晓松决定退学,关于这个决定,高晓松的理由是认为自己不适合当科学家,并且当时出现了一股退学热,而高晓松赶了这波潮流。而坊间流言,这也许与当时高晓松的成绩出现危机有关,最终使他选择了退学。

无论如何,一个搞音乐的往往在文化课上难以兼顾,而这个决定显然并不是事先和父母沟通的。得知高晓松选择退学,父亲给他炒了两个菜,吃了一顿让高晓松毕生难忘的饭:这也是一顿告别饭。

“不读书就别呆在家里。”在得到高晓松答应搬走的承诺后,父亲又说:“离开你最好别回来。”在这次告别饭上,父亲甚至高兴的哼起了小曲。

离开了大学,有人找到高晓松,说是有歌厅想找他们乐队演出。最后老狼和高晓松收拾行李去了,半个月不到,两人就被开除,不得不各奔前程。

老狼回去上学,高晓松继续流浪。在厦门时,高晓松遇到了现实的麻烦:他没钱了。打电话给母亲求助,母亲告诉他,厦门有很多码头,高晓松听懂了意思,选择了去码头打工。

一年后,流浪归来的高晓松转向了另一个领域:电影。他进入了研究生预备班,试图考取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。这一次,结果就没有那么好了,在他匆匆准备了几个月就冲击考试后,不出意料的落榜了。

年少轻狂,愤世嫉俗,不过高晓松的运气一向很好,他进了一个拍摄录音的公司做编导,一次去外地拍纪录片的过程时,无意遇到了想要拍广告的客户,他接拍了一支葡萄酒广告,两个广告收入一万六,刨去两千成本,一人分了3000余元,尝到甜头的高晓松很快就开起了广告公司。

1994年,一个唱片公司的人找到了他,要求出《同桌的你》,高晓松一口答应,只有一个要求:一定要老狼来唱。这首歌很快走红大街小巷,也让老狼、高晓松等一波民谣乐手为大众熟知,很多人也对高晓松戴上了滤镜,认为高晓松所写的,就是青春。

飘忽的人生

歌手、导演、文人……诸多标签造就了高晓松成为最早一批公知的标签。

那时候公共知识分子还是个很值得骄傲的词,而高晓松的家庭环境,成长经历,也有足够的支撑他公知的形象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人们对外面的世界是朦胧的,第一波出过国的人所说的话,构成了对于国外的印象。

在音乐领域,当时最大的问题是盗版,干正版的赚不到多少钱,往往没有盗版卖得多。而高晓松试图拍电影,他拍了《那时花开》《我心飞翔》《大武生》,却并没有在电影圈留下多少痕迹。

在这时,除了在音乐领域的天赋,一种更深层的东西在往上冒:在拍电影时,高晓松对于要捡了场地里垃圾再拍十分不解,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太过耀眼,以至于掩盖了艺术的打磨往往艰苦,在电影方面尤为如此。他太喜欢轻松了。

浪荡肆意的少年和青年抹去了童年时代的束缚。没有束缚的人也就没有捶打天赋、甘于积累的耐性。少年时可以消费天赋,但总有一段时间不得不去捶打、培养、成就天赋,天赋是吃不了一辈子的。

然而,缺乏打磨自己天赋的毅力,无非是让高晓松在电影上平平无奇。不过,当生活中缺乏责任感,生活就会成为一场电影,充满了激情、狂欢和永恒的悲剧。

1997年,刚刚进入音乐圈不久的筠子做梦也没有想到,有毒的橄榄枝伸向了她。高晓松找到她,提出要成为她的伯乐,后来的发展确实如此,高晓松找来朴树、汪峰、栾树、李延亮等人为筠子写歌,联系了一家唱片公司,为筠子打造《春分·立秋·冬至》个人专辑。

两人顺理成章走到了一起,1999年,筠子把高晓松介绍给了母亲,然而就在决定了结婚的夏天,高晓松偶遇了女大学生沈欢,三天后开始了狂热的追求。

两年相处难抵3天狂热,高晓松在年底结婚,筠子彻底出局,2000年,筠子选择了自杀。

仅仅两年后,高晓松和沈欢离婚了,他被净身出户。事情的起因和高晓松对阿朵的追求不无关系,当一段感情产生,婚姻就成了绊脚石。不过,阿朵并没有踏入俗流,她选择远离高晓松。

2007年,38岁的高晓松和19岁的夕又米结婚,这段婚姻维持了七年。而夕又米如此描述他们的离婚:“晓松回到家,坐下来,平静地对我说,他想结束这段婚姻。理由是,和我在一起生活他感到不快乐,他想要更多的自由和创作空间。”

单方面通知妻子离婚后,仅仅三天,高晓松就离开了这个家,把茫然的妻子女儿扔在了人生的大雨里。

口碑的滑坡

2011年,高晓松遭遇了一场人生滑铁卢,他因醉驾发生交通事故而被逮捕,在法庭上,他痛快地认罪了,甚至阻止了律师的辩护。这并没有迎来法律的宽容,他被判处顶格的入狱半年——而牢狱生活之苦,出乎预料,他被迫又幸运的开始反思人生。

2012年,脱口秀节目《晓说》走红优酷,很多人都是在这时候重新认识了高晓松。而公知形象的打造,在于高晓松撞上了一个极好的时代:电视节目转向了网络,而人们又需要各种各样的声音,很快,高晓松成就了自己的IP。

一把折扇,从容谈笑的姿态,也掩盖了人生中的瑕疵。

在2012-2014年间,高晓松发表了诸多言论,为自己赢得了无数目光。诸如“印度的平和”“何应钦和蒋介石反日”“参拜靖国神社没问题”……这些言论,引来了无数目光。

公知的招牌就这样被一盆又一盆黑料泼脏了,作为最早的一批大IP,高晓松的言谈之中诸多虚无主义的影子。以他对印度的“平和”论来说,仅仅以短暂的旅游,他认定印度在穷困之中也是平和的。

与此同时,印度还有很多女婴被溺杀,很多人面临困窘的生活,所谓的平和,不过是高坐在飞机上的人在云端投下的一瞥,给出的谬断罢了。

他也曾经说美国对中国的友善,如果在当时,也许还有人被他带歪,然而一个谎言只能一时行得通,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意识到他的屁股并不坐在中国这一边,高晓松的口碑也开始了缓慢的崩塌。

但这个坍塌有着缓慢的过程。在巨大的名气下,很多人依然迷信高晓松,在2015年开始,高晓松一度为万国置地——一个海外房产投资项目站台,最后这个项目在2018年暴雷,诈骗近一亿,投资者求告无门,甚至把他告上法庭。

而在2015年,他还在神坛。马云在茫茫人海里选中高晓松,将刚成立的阿里音乐交给了他,尽管在音乐创作上曾经极有天赋,但说到管理和互联网战略,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
在当时,高晓松和宋柯从恒大文化跳槽到了阿里。高晓松不无潇洒的说,他是不会阅读管理书籍的,这些有宋柯。没多久,人们就看到一个对管理一窍不通的主管能干出什么事来……

被高晓松改名为“阿里星球”的天天动听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,高晓松想要放弃播放器的定位,发展成在线交易平台,新官上任三把火,天天动听烧得一塌糊涂,市场份额急剧缩减,不久就不得不下线。

阿里旗下另一个音乐台柱:虾米音乐,也没有好多少。在高晓松上任一个月,版权战争如火如荼之时,虾米音乐却没有收购多少音乐版权,痛失时机,最终越走越慢,黯然消失于互联网战场。网友们评价手拿600万年薪的高晓松:崽卖爷田不心疼。

对懂文学的人讲历史,对懂历史的人讲艺术,对懂艺术的人讲哲学——什么都懂的人,往往最不可靠。

2020年,当高晓松参加蜻蜓FM的公开活动时,轰然垮塌的口碑化为骂声,汹涌而来。而官方媒体也批判他的历史虚无主义,屁股坐歪了位置。

随着口碑的崩塌和阿里音乐的溃败,高晓松在阿里的商业征程也渐渐暗淡。2022年,高晓松安静的退出了阿里,直播可以关闭,现实却很难阻绝。曾经被他唬住的人们见识会越来越开阔,而口碑一旦败坏,也就很难回来了……

从公知到公敌,“风流才子”高晓松出身清华世家,却被骂到关直播
  • 48岁马国明承认与女友同居,一起租房养了2只猫,已打算存钱买房

    8月2日,据港媒报道,TVB视帝马国明出席活动时,大方承认已与汤洛雯同居。马国明现身商场为新剧《白色强人2》做宣传,曝光的近照中,他穿着一身黑色衣服出镜,配上打理得当的发型,看起来很是有型有款。现场记48岁马国明承认与女友同居,一起租房养了2只猫,已打算存钱买房

  • 被带绿帽的男明星:不像王宝强老实,打架被封杀,下场比王宝强惨

    王宝强离婚事件可以说让娱乐圈的人开始注意自己跟经纪人的关系,估计以后会要开始更重要的考核经纪人的道德私品了,不然像宋喆一样拿着老板的钱,拐跑老板娘马蓉。但是关于带绿帽这件事,娱乐圈的男明星还真不止王宝被带绿帽的男明星:不像王宝强老实,打架被封杀,下场比王宝强惨